搜索
רҵίԱ�� ��Աע�� ���³�����
玩具与童年
您的位置:首页>科普园地>玩具与童年

如何透过玩具触摸孩子的内心世界

发布时间:2015-04-15

孩子把玩具当朋友,成人把朋友当玩具。

——郑渊洁


俗话说“玩是每一个人的天性,更是孩子的天性”,父母常常过于注重孩子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,而读不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潜在信息,因此常常容易忽略孩子幼小的心理世界。

要想读懂孩子,就必须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,特别是孩子在对待玩具的态度上,因为童年时期,玩具是孩子最为亲近的朋友,玩具陪伴孩子度过很多美妙时光。只有关注孩子与玩具的互动,了解玩具对孩子的“伙伴式”“朋友式”的特殊关系,才能加进与孩子的交流沟通,促进孩子童年的心理健康。下面为孩子在玩玩具时所透露出来的一些潜在信息:

(1)攀比追风:这表现在上幼儿园或小学的部分孩子身上,儿童想让自己受到同学们的羡慕,满足自己的虚荣心,对这些孩子而言,拥有玩具是最重要的,而至于玩具本身好不好玩,他们不大关心,一旦拥有之后,真正被玩的时间是极短暂的。发现孩子的这种行为之后,一定要及时的跟孩子沟通,让孩子明白,别人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的玩具而羡慕他,喜欢他,更会因为他自身的一些品质而喜爱他。玩具只是一种附带品,玩具带来的喜悦、虚荣只是一段时间,真正主宰生活的是自己的个人品质。孩子在童年明白攀比这个道理之后,成年之后就不会因为外在的一些‘诱惑性的事物’而迷失自己。 

(2)动手能力:现在的很多玩具都是要求孩子自己组装的,但有些孩子只在乎怎么玩更高兴,而往往不愿自己去动手组装的,少有孩子会自己制作玩具的。在他们的潜意识里,认为有钱就可以买到玩具,组装的话可以叫卖玩具的或者让家长帮自己完成--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孩子只会接受现成的东西,而不会去创造新的东西。因此,大人不仅仅是把玩具给孩子,更要把任务给孩子。为了能够开心的玩玩具,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组装,大人可以在一旁指导、建议,尽量让孩子动手,这样孩子不仅体会到了大人对自己的关爱,更发现了自己的能力,即有些事情自己可以独立完成,获得一种成就感。童年时期成就感的获得,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功不可没。

  (3)钻研精神:一个机器人玩具,如果只是满足于按说明书安装好了就够了,那孩子的兴趣也许永远只是一时半刻,如何改变造型?如何创新?机器人为什么会行走?维果斯基曾提出‘最近发展区’的概念,即成熟机制的条件下,在成人的指导下,孩子如果不愿去思考,不愿钻研,什么感兴趣就玩什么,对什么都感兴趣,遇到一丁点困难,兴趣就荡然无存,而到头来,什么兴趣都不持久,都只是肤浅的认识。

  (4)团队合作: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为什么乐意与人团结合作,取得成功!而在玩玩具时有些独占呢?那是您给孩子买的玩具不是互动娱乐的游戏玩具,只是单一的给孩子自己玩耍。所谓游戏玩具,就是需要几个人协同配合才能玩的玩具,通过这样的玩具,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集体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,让孩子明白,玩具的作用是陪伴,是‘朋友’是分享,要懂得与人分享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使孩子在童年时期养成良好的人际互动,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之后,就会更好的适应社会,与人交往。

            (摘抄于-儿童资源网,但有部分删改 江苏省心理学会研究生分会王景景编辑

在线客服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