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רҵίԱ�� ��Աע�� ���³�����
学术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学术动态

学风道德建设之身边的榜样——采访杨鑫辉教授

发布时间:2019-12-11

本期嘉宾:杨鑫辉教授
嘉宾介绍:杨鑫辉,男,中共党员,1935 年 7 月 11 日出生于萍乡市湘东镇,1954 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,毕业后分配到湖南耒阳师范,1965 年,回到萍乡中学教语文,1979 年 12 月,回到江西师范学院学习心理学,1995 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。1991 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、教科所所长、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,江西省人大代表、省心理学会理事长、省专家联谊会副理事长、省科协常委、省社联常务理事、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客座教授等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、省重点学科心理学科带头人,校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兼评议组长。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,全国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委会主任,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顾问,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.机.环境专业委员,《心理学报》编委,《心理学探新》名誉主编,《心理世界》顾问,江苏省心理学会高级顾问。
 
 

 
回首过往
 
问:杨老师您好,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。首先,我们比较好奇的是,当年是怎样的契机让
您选择了心理学?
答:当年我在萍乡中学读高中,接触了苏联的教育学书籍,觉得当老师可以做到一个传承。
1954 年考入大学教育系,那时候有心理学课程。讲课的是朱希亮先生,朱先生讲课很好,善
于引导。当时主要是看苏联的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,自己也写一些文章,试着投到心理所
发表。那时候不像现在,大学生的学习还是比较封闭的,老师一讲,学生就拿本子记下来,
而写文章的还是比较少的。这就是我选择心理学的开始。
 
问:杨老师,我们想知道您在几十年的研究当中,碰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或者说,您
遇到研究中最大的阻碍是在什么时候?
答:最困难的时刻,那是四人帮把这个学科打下去的时候。那个时候,他们否定我们的心理
科学、 把我最热爱、最喜欢、我认为最有前途的一个专业给打下去了。学科都没了,根本
就没有留给你这个余地。但是我在心里面不认同他们的否定,我说心理学是科学,四人帮是
打不掉的。我后来教语文去了,可以说,一边教语文,一边还在思考着心理学的问题,所以
一恢复心理学,我就马上可以发文章。所以,一个人的话,要有一个志向,要认定,但不是
顽固。不过,教语文的经历也给了我一个好处,因为研究心理学也需要语文,特别是我后来
研究中国心理学史,从古籍里面发现有心理学思想,得益于有古典文学的基础。
另外呢,就是在后来恢复学科了,也一样有困难。首先是碰到心理科学发展的信息的缺乏。
再一个,的确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不可能没有困难。我那时对中国心理学史感兴趣,从自己
的角度去研究。后来在 80 年的重庆会议上,和潘老高老接触了。比起老前辈,自己的知识
有限呐,所以我也去和他们交谈、写信来往。他们也很重视我。
大的困难就是这两个方面:一个是时代原因造成的外部困难;再有就是一些自己(学术)观
点上的困难,它是靠自己钻研、请教前辈去克服的。
 

发蒙解缚
 
问:您刚才说到志向非常重要,对于刚刚进入心理学的、还只是站在心理学边缘的同学们来
说,在自己还不太了解心理学、有点茫然的时候,应该怎么样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擅长的
领域?
答:这个志向要紧。我曾经有两句话,也是题词,叫做“志坚当高远, 情真贵久深”。坚
定的志气要是高远的志气,并不是随便认定一个(志向);情真贵久深,你要把你的情感投
入进去,要有热情去做。所以我认为志向要靠自己去选择。立志不是单纯地想一下,要根据
国家、党、人民的需要才会有意义。学习内部也有一些困难,这个也要有热情去克服。做任
何事情,不可能没有困难,所以要坚定。
我这里挂了一副对联: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别人问我说,你为什么挂这样一
副对联?我说,这幅(对联)恰恰写出了我的心情。我们做学问也是这样。首先,志向要是
高远的志向,是人民、党和社会所需要的,先要认定正确的东西。然后,就要克服一切困难,
不怕艰苦,像梅花一样,越是寒冬,越要香的。越有困难,克服了困难做出的成绩才是真正
的成绩。如果轻而易举的,(人人)都可以做到,这是什么成绩呢?
 
 
 
 
问:就像您刚才说的,在过去大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封闭的,并不是很提倡做研究。但现在,
我们的本科生在老师的支持下常常会做一些科研的项目。那么,您觉得学习和研究的关系是
怎样的?本科生的时候学到什么是最重要的?
答:在我看来,作为一个大学生,学习和研究应该是相联系的。不说这个就是专门的学习,
那个就是专门的研究。作为学生,最主要是学习,但是不是单纯的学习,而是一种研究式的
学习、探讨式的学习。 你说老师讲的或者前人讲的,他为什么这么讲?对吗?对,我赞成;
或者还有什么疑问,去探讨。如果只是你拿过来灌,我用一个篓子装着,那么,想要开拓、
发展,就比较困难。
我想,作为本科生,首先要把自己专业最基础的东西掌握牢靠。看的眼界高(很好),但是
脚要实。所以我主张大学的各种基本课程要扎扎实实学好。这个和进行研究不矛盾,相反的,
学的越扎实,开展研究就越好。但是,如果专搞扎实的学习,眼界不提高,没有眼界的引领
的话,也不行。它是相互成立的。反过来,也有的人眼界高、不踏实。只想人家在研究什么、
搞什么好,但是你不踏踏实实,就搞不到、做不到。 所以我认为,这个基础和向上的研究,
两者是相结合的,而且不能够离开(分离)。
 
涵泳玩索
问:杨老师,我们都知道,您一生致力于心理学事业,可不可以谈谈您学术人生有哪些心得
与体会?
答:心得方面……因为有很多兄弟学校请我做报告,问我的教学,所以我以前概括了自己的
教学方法,把它叫做“三式一化”的教学方法。三式,首先我叫做“引导式”,我要引导学
生,而不是灌。再一个是“互补式”,你不要以为我是老师,我就是专门教你。师生要互学,
毕竟有这么多学生,他们这么多头脑,他们都不如你吗?我不会这么想的。所以我把它是叫
做互补式。还有一个叫做“研究式”,一个大学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灌输,而是要共同研
究问题。最后我把它叫做品格化,品德的品,人格的格。就是说学习专业知识,或做知识和
学问的品德、人格、为社会服务等等,这些思想性方面(的东西)。这是我的教学方法。
还有一个只能说是我个人的体会,会不会对大家有所启发,就很难说。我总觉得,一个人如
果说¬¬——从长远来看,不是现在就这么做——选定了一个目标的话,那你就要走到底。有
些同学会讲,我还在念大学,你就想到我一定要做这个吗?我觉得,最好是在大学期间慢慢
地——不是马上就定下来,因为念硕士念博士也都还是学生、还要学习¬——慢慢地摸索自
己在领域内的主攻方向。本科,我想现在很难说。到了研究生,就要有主攻方向,尤其博士
阶段,如果读博士你都没有一个主攻方向,那就不好了,就不可能出很多的成果。当然,这
只是说在学习期间,如果以后、今后你又发现新的东西,那是以后的问题。我为什么会说这
个话?不晓得你们了解不了解,我这一辈子是搞了三个领域。我不希望年轻人一开始就什么
都搞,把一个领域搞好就很好了。但有时,到了一定的时候,它也会有些变化
 
 
寄语未来
问:长江心理学刊作为我们学生自己创办的刊物,今年也成为了江苏省心理学会的会刊。杨
老师,您能给我们刊物或者编辑部一些建议吗?或者说您对我们有什么期望吗?
答: 首先,《长江心理学刊》的作者都是大学生,那么你们除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,还可以
扩展一点。(投稿)主力是心理学系的学生,而教育系的、文学系的甚至体育系的学生,因
为他们也开设心理学的课程,如果适当地吸收一点他们写的东西,从不同专业(角度)运用
心理学,会使刊物的内容更加丰富。不但刊物内容丰富,也使大家对学习心理学、对(心理
学)社会应用的了解越来越具体。这是我的一点建议。虽然是心理学刊物,但是我们不是纯
专业、不是唯一专业(的刊物)。在大学别的系里面的学生,如果把自己的专业结合应用心
理学写出一些文章,也应该得到反映。这一可以为刊物今后的发展铺垫一个基础。
其它的,学习与科研也可以结合一下。你们本身是学生,在学习心理学时有一些体会,但又
不是停留在这个水平,而是要提高,初步地搞些研究。有的高年级的学生做研究也可以取得
成果。那么,把学习和研究这个维度联系起来组织稿件可能也会有点好处。
在线客服
Baidu
map